衝動是魔鬼!和男友吵架女子跳江後秒反悔,不會游泳僅靠一個動作「漂流6小時81公里」後獲救:堪稱奇跡

千萬不要拿生命開玩笑,不要因一時想不開而輕生,不是每一次都那麼幸運!

8月19日凌晨0點左右,一名在四川瀘州工作的24歲女子楊某因感情糾紛,在瀘州市區沱江一橋(以下簡稱沱一橋)跳橋輕生。

凌晨6點左右,楊某被長江航運公安瀘州分局民警和長江瀘州航道局巡護人員發現並獲救,此時楊某已在長江洪流中漂流6個小時、漂流里程81公里,堪稱奇迹。

跳江女子奇迹獲救

驚!

洪峰過境 凌晨江面有人呼救?

發現跳江女子

當日凌晨4時左右,瀘州航道局榕山航道處接到長江上游海事部門通知,稱在長江江面疑似出現落水者的呼救聲,請求航道局巡護船隻注意沿江搜尋。

此時,正值長江特大洪峰過境,長江幹線榕山航道處轄區水位還在不斷上漲,江面渣草、竹樹等大型漂浮物不斷來襲,出航救援難度巨大。

但是人命關天,瀘州航道局高度重視落水人員搜救工作。正在榕山航道處駐點指導防汛工作的長江瀘州航道局副局長夏貴林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展開救援,在江面尋找落水者身影。

與此同時,正開展瀘州I級防汛應急響應在江邊值守的長江公安瀘州分局合江派出所民警,也接到了合江縣公安局110指令稱:在合江縣白沙鎮長江大橋水域有人在江中呼救,請出警處置。

接警後民警迅速攜帶救生設備趕往現場準備救援。時值洪峰期間,江水洶湧,民警在趕赴現場途中,不斷接到合江縣公安局局110指揮中心通報落水者的流經水域。

鑒於洪流中救援的特殊性,處警民警迅速調整救援路線,一組警力沿江追擊,另一組警力前往前方沿江單位組織力量做好攔截救援準備。

險!

落水女子沿江漂流81公里獲救

凌晨5時左右,救援民警在合江康博大橋附近水域,終於聽到江上傳來的微弱呼救聲。根據聲音判斷,落水者為女性。但因天黑、水大,江面能見度太低,且江面漂浮物太多等原因,民警一時無法準確判斷呼救者位置。

為穩定落水者情緒,民警大聲對落水女子喊話,告知落水者警方正在想辦法全力施救,要她一定堅持住。同時立即將該落水者的具體位置,通報前方攔截救援組,做好救援準備。

凌晨6時許,攔截救援組民警終於發現在江面上漂浮的落水者身影,長江公安瀘州分局民警立即協同榕山航道處值班人員冒著巨大洪峰及可能被大量漂浮物撞擊的危險,藉助微弱的光亮出艇施救,最終落水者被成功救起。

現場救援視頻顯示,女子身穿短袖T恤和短褲,白色運動鞋完好無損。女子蹲在一根大木頭上,旁邊還有很多露出水面的漂浮物。看到救援人員後,女子情緒激動,起身欲撲向救援人員,腳下木頭翻滾,女子險些落水。

救援人員一邊安慰女子,一邊拋出救生圈將其套住,眾人合力將女子拉上航道處的航標船。視頻顯示,女子上船後先是帶著哭腔問:「這是哪裡哦?」在確認自己獲救後,隨即破涕為笑。

跳江女子奇迹獲救

氣!女子竟因感情糾紛跳江輕生

據了解,獲救女子楊某,今年24歲,瀘州市敘永縣人,在瀘州市區工作。

事發當晚,楊某因和男友吵架,一時想不開便打算跳水輕生。凌晨0點左右,楊某由瀘州沱江一橋處落水墜江,在長江江面漂浮了近6個小時才最終獲救。楊某不知道的是,從瀘州沱一橋到獲救位置的距離,是整整81公里。

救援人員告訴記者,楊某獲救上岸後比較激動,稱自己本身並不會水。但是入水一瞬間就後悔了,然後通過自救讓頭仰出水面並抓到漂浮木板,藉助木板、木頭等漂浮物的浮力保持身體始終露出水面,並持續不斷呼救,才得已倖免於難。

楊某被救上岸時渾身濕透,瀘州航道局工作人員找來乾淨衣服讓其換上。被帶到長航公安瀘州分局榕山派出所後,楊某給家人報了平安,隨後其姐姐趕來將她接走。「我再也不會輕生了,謝謝你們。」楊某臨別時向救援人員表示感謝。

據長期在長江開展水上安全和救援工作的瀘州航道局和航運公安工作人員介紹,能在長江特大洪水中漂流6小時、81公里後獲救,堪稱「生命奇迹」。

為何能奇迹般「死裡逃生」?

救援人員分析七大原因

救援人員分析,楊某跳江漂流81公里奇迹獲救,有以下七個原因:

一是楊某落水瞬間就後悔了,求生的本能支撐她採取了自救措施;

二是洪水抬升江面,縮短了橋面和江面的距離,楊某落水後沒有昏迷和受傷;

三是洪峰夾帶大量足以支撐楊某體重的大型漂浮物,可以保證楊某不會落水;

四是瀘州以下長江江面水勢相對平緩,沒有激流險灘、沒遇上大型漩渦,楊某得以始終保持身體露出水面;

五是楊某沒有因為慌亂而導致操作失誤,並沿江大聲呼救,心態樂觀。

六是楊某身體素質不錯,能抵禦夜晚江面15攝氏度左右的寒冷,沒有因為寒冷和飢餓而落水。

七是瀘州沿江各涉水單位保障有力,防汛和救援力量在前線值守、指揮人員靠前指揮、救援裝備落實到位,能及時發現、救援落水者。

救援人員表示,楊某能死裡逃生,完全是巧合。以上七個因素,缺了一個,楊某生還的可能性都幾乎為零。因此,救援人員提示大家,千萬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Click to show more